作为一个快速成长起来的光伏品牌,赛拉弗这些年走得低调又稳健。自2011年创立以来,赛拉弗从一个年产70mw仅有几条产线的小组件厂,发展到今天产能近6gw、5年内形成4大基地共计35gw高效太阳能组件产能、跻身一线的光伏名企,凭借的就是其掌门人李纲的那句“就想认认真真做好组件”。
低调做人,高调做事。说的是赛拉弗,也是李纲。
今年snec期间,赛拉弗公司总裁李纲再次接受了包括solarzoom在内的多家媒体访问,采访现场李纲向记者表示,赛拉弗里就是一群想做事的工程师,“我们就想踏踏实实、稳扎稳打地做好每一片组件,服务好每一位客户”,同时向记者透露了赛拉弗今年的目标:深挖潜能降低成本——“我们的口号叫58421,人均单产超过5.8mw,制造成本控制在4分钱以内,通过技改和节约让bom材料成本再降低2元/片,非bom材料成本降低1元/片”,李纲强调这是今年的目标,“年底要一一验收”。
眼下产业链的涨价模式:一不理智,二长不了
自今年一季度以来,在硅料带领下,除玻璃之外产业链进入全线涨价模式。
据solarzoom统计,截止至发稿日, 多晶硅价格历经19次涨价达到220元/公斤,硅片以隆基公告为例年内历经5次上涨,如今m6报价4.89元/片,电池片以通威公告为例经历5次上调,成交价在1.05-1.10元/w高位区间,组件报价1.84-1.86元/w,极限价格甚至达到2.011元/w。各环节价格高企,令眼下绝大多数正在运营的企业叫苦不迭,一时之间硅料成为众矢之的。
对于“硅料短缺造成整个产业链价格上涨”的说法,李纲表示不认可。根据李纲的分析,价格上涨主要还是源于国际政治经济形式变化及去年爆发并蔓延至今的新冠疫情影响。他从上半年的国内装机情况入手,“一季度国内就装了5.33gw,加上二季度,上半年应该不到10gw”,以此推算,李纲判断全年国内装机4、50gw,“跟去年差不多,甚至可能更少一点儿”;海外疫情之后 有所回升,但是照上半年出口数据来看,涨得也没那么快,就是“一个正常的采购速度”,从需求端看,跟去年相比没有大的变化。从硅料供应来看,目前国内硅料产能近58万吨,对应组件产能近190gw,而今年全球光伏装机最乐观估计也没有超过180gw,从绝对值上看硅料并不短缺。
“更多的是源自市场端的恐慌情绪所致”,李纲打了个比方,就像买房子买涨不买跌一样的心理,“只要价格开始上涨,大家就开始猛买,涨得越多买得越快”。据此,李纲给出结论,表示这种市场状况“不太理性”,同时指出这跟目前的碳中和碳达峰方针“背道而驰”,不会长久。
根据李纲判断,这种价格上涨态势,随着下游恐慌情绪缓和并退却,再加上q3到q4去年下半年公告的硅料新产能逐步释放,这种状况将在“第四季度有大幅度缓解”。
产能布局:发电要分布式,组件制造也要分布式
采访中,李纲向记者介绍了赛拉弗“十四五”期间的产能规划。据了解,赛拉弗计划到2025年组件整体产能达到35gw,也就是说未来4年时间内,赛拉弗还有25gw以上新产能准备释放。
考虑到近年以来飞涨的物流成本,李纲表示未来35gw产能将分布于3-4个位于物流中心板块的基地上,每个基地8-10gw,同时在500公里能够覆盖的范围内再配合几个小的卫星基地,方便进一步控制物流成本。“我们最近接了个订单运到贵州毕节,运费就要1200万,但是如果我在成渝经济圈有个基地的话,运费成本就会降到500万以内”,李纲举例道。
在总体35gw的规划中,赛拉弗给海外产能也预留了一定的空间,“主要是为了规避双反,同时不少地区对本地制造有local control,都需要有预先的布局”,不过,李纲同时表示海外布局的规模相对分散精巧,服务当地市场,所以不会像国内的制造中心那样上规模。
赛拉弗如此布局未来产能,大致源于李纲对于“风险与成本”理解,他指出,就像光伏发电必然走向分布式一样,由于集中的成本过高,“未来制造业一定也是分布式”。考虑到赛拉弗现有的产能分布,基本可以确定,在未来几大基地的布局中,原有的常州基地以及正处于建设期、未来规划8-10gw产能的安徽颍上基地将是其中最重要两处。
此外,近年来光伏制造大企开始流行一体化布局,为了控制成本并实现上游材料自由,不少组件企业开始向上游的电池、硅片甚至硅料端延伸,赛拉弗对此有不同的看法,李纲坚持“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赛拉弗本质上就是一群工程师,因此就踏踏实实、认认真真把组件做好就够了。”
技术选择:唯谨慎,市场淘汰你不会打电话通知你
在技术路线方面,与新晋资本相比,赛拉弗的选择更显稳重和谨慎。李纲表示,在技术路线的选择上再审慎都不过分,“我一直主张慢一点儿,再慢一点儿,好饭不怕晚”,因为一旦投错,对企业的影响将是灾难性的。
但是李纲同时也表示,追逐新技术这点儿特性几乎是刻在赛拉弗基因里的,“我们骨子里就是一群工程师”。所以无论在“182与210”的尺寸之争,还是“hjt与topcon”的下一代主流技术之争……赛拉弗够表示要“密切关注”然后审慎下注。
在尺寸问题上,赛拉弗的选择是“不站队”都能做。据李纲介绍赛拉弗最新的s4(182)和s5 (210)是共线生产,在同一条生产线上,既可以做182产品也能做210产品,甚至未来更大的尺寸,赛拉弗产线也要给予足够支持。“就是要为未来的技术变革多预留一些兼容的余地”,李纲回顾了过去两年组件环节经历的2波大规模设备淘汰,从158到166,再从166到182/210,两年组件制造环节基本淘汰了价值150亿的设备,因此要延长设备的使用周期和寿命,在产线设计之初保持足够的兼容和冗余就非常必要了。
在下一代技术问题上,赛拉弗仍然是“不站队” 保持关注。李纲指出,目前晶硅产品的潮流的确是单个组件的功率越高越好,因为平摊到安装、bos、支架……甚至运输上,带来成本的明显下降。从这一点上看,hjt和topcon都有可能,毕竟topcon可以依托现有的perc产线升级,初始设备的改造和投入相较hjt低,但是hjt效率高工艺简单也是很直接的优势。然而,未来光伏的终极目标并不仅仅是提高电站收益,而是如何把度电成本降到最低,因此李纲表示“会朝哪个方向走,我们现在还在观望”。同时,在hjt和topcon之 外,李纲表示钙钛矿也是一个值得注意的方向,毕竟钙钛矿作为一种厚膜结构,原材料及本身成本都不高,只要解决了大规模生产问题,未来完全有可能取代晶硅产品的地位,“(钙钛矿)目前可以做到2平方左右,规模化量产效率突破15%,算下来目前晶硅组件大板型尺寸下可以做到300w,但是成本相较现有的perc、topcon甚至hjt低得多,不到1块钱”,极具吸引力。
因此,李纲表示赛拉弗对市面上所有的技术路线都保持了关注和储备,也正在思考到底投什么方向,“只是就目前而言,晶硅仍然还是最经济最实惠的和记娱乐怡情博娱的解决方案,短期内晶硅一定还是主流”,由此记者判断未来赛拉弗仍然还是会在hjt和topcon中择一从之。
然而,无论如何,在技术选择上谨慎一点儿不是坏事,毕竟“市场要淘汰你的时候不会主动告诉你”,李纲指出。
分销计划:国内看户用,海外看东南亚
对于今年的业绩规划,李纲表示赛拉弗今年的头等目标便是从海外和国内两处着手全力推进分销渠道的成熟和扩大。
海外市场方面,李纲看好东南亚。一方面欧洲市场限于疫情之后的修复期尚未大规模恢复,另一方面,东南亚各国本身缺电严重,以越南为例,国家正处于经济建设初期,消费增长导致用电需求增长很快,虽然近年来新能源发电看起来增量不小,但是相较用电缺口仍然少的可怜,未来空间仍然很大,其他,如马来西亚、印尼等地也都是新能源发电肉眼可见的蓝海。
国内市场方面,李纲更看好户用。鉴于之前赛拉弗的主战场都放在海外,国内分销团队及渠道相对基础薄弱,未来两三年,赛拉弗计划进一步壮大国内销售团队。因此,不仅是对大项目关注,对于山东、河北、河南以及其他几个省份的分布式以及近年发展迅速的户用市场李纲也极为看好,尤其是户用市场分销。李纲介绍说,赛拉弗多年雄踞澳洲户用分销市场榜首位置,“每年都能做到4、500mw居民屋顶分布式”,经验丰富,只要“把海外经验和国内的现状融合起来”,赛拉弗在户用分销市场份额未来可期,这一点在去年已经得到了实证,据李纲介绍2020年赛拉弗在山东一地完成了几百mw的户用项目。
图片
图片
最后,李纲断言,在碳中和碳达峰政策引导下,在hjt、topcon甚至钙钛矿等新技术加持下,未来十年将是光伏另外一个飞速发展的黄金十年,而赛拉弗不会错过这一机遇。